|
“柳色早黄浅,水文新绿微。”2月4日将迎来“立春”节气。此时节,大地开始解冻,蛰虫逐渐苏醒,鱼儿浮在未融的碎冰下游动,“从此雪消风自软,梅花合让柳条新”。 每年公历2月3日至5日为“立春”,也叫“打春”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,也是一年四时之始。“立”有开始之意,“立春”揭开了春天的序幕,标志着万物复苏的春季到来。 立春,为“二十四节气”之首,又名岁节、岁首等。立,是“开始”之意;春,代表着温暖、生长,是新岁的起点,也是一个轮回的开始。立春,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,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。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,那时一年中有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、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等八个节令,到了西汉时期,才有二十四节气。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,那时曾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“春节”,意为春天从此开始。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,直到1913年,国民政府正式下发文件,明确每年正月初一为春节。此后立春仅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存在。
一候东风解冻:春风自东而来,大地开始解冻,万物开始复苏; 三候鱼陟负冰:鱼当盛寒,伏水底而逐暖,至正月阳气至,则上游而近冰,此时水面上的冰块好像被鱼“背着”浮在水上,故曰“负”。
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,事先必须做好准备,进行预演,俗称“演春”。然后,才能正式迎春,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。 立春这一天,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、姜、葱、面饼,称为“咬春”,但是各地的不同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,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。立春吃春饼,是人们对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的美好祝福,而“咬春”嚼萝卜则取古人“咬得草根断,则百事可做"之意。 立春后,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,喜欢外出游春,俗称出城探春、踏春,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。
立春,反映着季节的更替,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,开始进入风和日暖、万物生长的春季。
|
|